最近身體出現這4種情況,別擔心,是普遍現象→
轉眼間又快到春夏交替的時期,最近身體又開始“不聽話”:睡眠差、血壓波動、腹瀉便秘、傳染病、花粉過敏、情緒不穩定等問題一個個襲來,下面這4個普遍癥狀,你中槍了哪幾個?
睡不著,睡不好
研究發現,一年中春季的睡眠時間最短,因為春天太陽更早升起,也更晚落下,光照變多了,可能會打亂在冬天形成的晝夜節律,變得更晚睡、更早醒。
而且較多的光照會抑制褪黑素的產生,“助眠”作用少了,就會更加睡不著,睡眠質量就容易下降。
心情不好
想象中的春天:活力滿滿!沖勁十足!
實際上,春季是自殺的高峰季節。
對此,科學家們作出了猜測。
原因一:晝夜節律失調
科學家掃描大腦實測發現,比起春夏,秋冬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,于是春天的情緒可能就變得更加不穩定。
原因二:次聲波影響
春季風多,容易產生次聲波,它會影響神經中樞系統,使人產生軟弱、不適感。
原因三:炎癥引起
春天容易有過敏性鼻炎,炎癥可能會影響到中樞神經,從而導致神經問題,比如抑郁癥。
便秘
春天精神不穩定,而焦慮抑郁情緒容易降低腸道蠕動速度,引發“功能性便秘”。
另外,這時還處在季節更替時期,晝夜溫差較大,也有可能刺激引起更多胃腸道問題。
如果超過5天還是便秘,就應該去看看醫生或者通過藥物治療了。
胸悶氣短,提不起勁
血壓也會受季節影響波動,一般是“秋冬高、春夏低”。隨著春天氣溫上升、血管舒張,血壓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加上春天不定期降雨,容易出現持續的低氣壓天氣。
低血壓遇上低氣壓的沖擊,很多人的身體一時間沒能適應,就容易產生胸悶氣短、提不起勁、注意力渙散的癥狀。
不過對于普通人群,血壓季節性變化不會造成病理損傷,一般無需治療。
安心入夏,做好這4件事
少熬夜,養好肝
養肝正當時,每日熬夜,錯過養肝最佳時段,久而久之則易傷肝,造成肝血虛、肝陽偏亢等病理證候,從而導致高血壓、睡眠障礙等疾病發生。
少用眼,避免久視
“肝開竅于目”,長時間注視電子設備會造成視疲勞,出現視物模糊、兩目酸痛,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到肝,故而養肝提倡注意用眼衛生,避免久視。
忌大補,宜清淡
春季膳食要注意寒熱均衡,禁忌大熱大寒,不宜食用大補的湯品,飲食宜清淡。
應適當多吃甘平補脾之食物,如瘦肉、蛋類、牛奶、豆制品、黑米、小米、山藥、蓮子等,能增強肝脾功能,保持臟腑的陰陽氣血平衡。其中豆類、黑米等富含維生素B族,可驅“春困”。
同時,我們也要多吃時令蔬菜,如韭菜、豆芽、豆苗、萵苣、春筍、菠菜、香椿等,得時令之氣,可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莫生氣,保持樂觀
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而導致納差、口苦、腹脹、失眠等不適。因此,春分時節要做到心平氣和,保持輕松、樂觀的情緒,以安神養氣,切忌情緒劇烈波動,保持與該時節的“陰陽平衡”特點相應。
來源| 好奇博士、健康時報
【 上一個:2人中就有1人感染!這個檢測已被多個單位列入常規體檢項目? 】 【 下一個:最新研究發現:引發胃癌的6大誘因,前三名有新變化! 】 【返回】 |